在這個瞬息萬變的AI時代,尹校長近日與譚副校長參加了在上海舉行的教育交流活動,並在會議中找到了一些重要的方向,以培養下一代迎接未來的挑戰。
1. 智能世代,人才新觀
在智慧世代,人才標準需革新。校長強調,讓孩子學會以人工智慧高效學習,並培養創新思維,是未來教育的核心素養。單是學歷已不再是未來保障,「有本領、有理想、有擔當」的青年,才是急變世代香港與內地發展的中流砥柱。
2. 駕馭科技,御物而不禦於物
學校將引導學生正確看待AI,使用其作為學習工具,並透過實踐活動培養批判性思維。這樣,孩子們才能在科技的浪潮中提升自身能力,成為科技的主人。
3. 教育蹺蹺板 — 智慧世代的人文素養
培養學生的靈性感知與人文素養同樣重要。學校重視全人發展,讓學生在科技環境中感受關愛,並學會與人相處。
4. 啟動教研,科教為本,讓孩子翱翔
校長提到,將成立STEAM教研小組,定期進行教學研究,並探索AI在教學中的應用,以促進課程改革與創新。
5. 支援教師家長,讓孩子擁抱科技成長
教師與家長是孩子接觸科技的關鍵引路人。學校計劃加強對教師的培訓,並設立家長學堂,讓家長了解AI的應用。
6. 學界同心,創造更有能量的智慧生態
鼓勵學校、社區和企業協同合作,資源共享,打造優質的智慧學習生態,讓學生在各方支持下茁壯成長。
在上海的交流中,尹校長深入探討了這些方向,並認識到社區與學校資源協同的重要性。他找到的答案不僅是對現行教育體系的反思,也為香港的教育提供了新的啟示。
在這個充滿機遇的時代,家長和教師作為孩子成長的引路人,必須給予他們充分的支持與理解。元朗信義中學相信,只有讓不同持份者齊心協力,才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活力與創造力的智慧學習環境。